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有助于康复
- 作者:bianji 文章来源:中国心肌病心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5
诊断为冠心病,不论有无症状,病变轻重,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据美国哈佛大学对1600名冠心病患者的调查显示,他们中间精神紧张、情绪抑郁、脾气变坏、缺乏信心者比普通人高3倍。专家认为,这种心理反应不利于病情稳定,可增加急性发作的危险性。因此,冠心病患者应该注意心理健康,解除心理困惑,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随着年龄增长,患冠心病几率增加,应该说是一种自然规律。尽管冠心病有发展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险,但事实上,人群中患冠心病的人数远较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者要少得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属于稳定型。退一步说,即使发生了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由于医疗技术的显著进步,临床治愈率大大增加。倘若过度紧张,整日忧心忡忡,反而对预防急性发作产生负面影响。
二、适当运动和合理休息:部分老人得了冠心病后,便过分强调休息,忽略适当运动。这不仅不利于活血化瘀,而且对心理稳定有害。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文体活动,以便调节大脑功能,活跃血液循环;最低限度也要从事简单家务劳动,使精神有所寄托,心理不至于过度失落。当然,过于激烈和竞争性强的运动应该避免。
三、合理收看电视节目:冠心病患者不宜收看恐怖惊险的电视节目,也不要过多收看悲悲切切、哭哭啼啼的电视言情剧;更重要的是切忌过分投入、把自己融入剧情当中,甚至为此而感慨万千,伤心落泪。这对于心理健康十分有害,甚至诱发病情发作。
四、矫正不良性格:据调查,多数冠心病患者脾气比较火爆,不善克制,急躁好胜;对人对事或多或少带有“敌意”,存有戒心。这样的性格对冠心病患者极为不利,往往促使病变发展,病情恶化。因此,要认真加强心理疏导,克服“敌意”情绪,宽容待人。遇事多冷静思考,不放纵自己的情感。有条件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松弛训练、行为训练、运动锻炼等。
咨询电话:0311-85839177;微信:19933007320;QQ:1274436468
-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暨长城心律失常、
· 如何预防高温急性心肌梗死
· 左心耳封堵术
· 乱跳的心脏——房颤朋友必知
· 高血压对血管损害触目惊心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肥厚型心肌病专场
· 心衰患者如何控制出入量?
· 我院与河北省血液中心签署无偿献血协议,并组织
· 以等级评审为契机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