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机制
- 作者:xiaogu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3
心肌病是心肌疾病病程中的常见表现之一。在心肌疾病中,心肌细胞的死亡使数目减少及存活心肌功能的功能下降时导致心力衰竭的始动原因。一旦心力衰竭的过程启动,则有多种因素参与其发展变化过程。
传统观点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结果。近年来,新的观点认为除血液动力学障碍以外,还存在原发或继发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与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心肌病造成心功能降低时,交感神经系统(SNS)活性增加,可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有利于维持心排血量,使衰竭心脏功能得以改善;其次,收缩动脉维持血压和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收缩静脉增加心脏回流和心室充盈压,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另外,增加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可增加心肌耗氧量,使心肌长时间处于能量不足,加重心肌细胞的损害使心功能恶化;高浓度的儿茶酚胺会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及心室功能,并诱发各种心律失常;SNS活性增高,还可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和钙离子浓度增加,促进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凋亡。
交感神经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分泌增加,亦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并加重钠水潴留,使心排血量进一步下降,CHF恶化。心肌组织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使血管Ⅱ生成增多,心肌细胞外基质增生及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还能促进心肌纤维组织的生长,增加心肌硬度,从而导致心肌肥厚与心室扩大,即发生心室重构。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另一个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1)也升高,ET1通过引起血管收缩,正性肌力,导致心肌肥大及通过激活或促进其它激素等作用方式引起心肌缺血及心力衰竭。基于以上的研究,神经内分泌系统作为一种对左室功能不全的代偿反应被激活,为我们运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药物治疗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目前已成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措施。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CHF,其机制除了直接保护心脏免受儿茶酚胺的毒性作用外,还可抑制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如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内皮素-1。
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IL6等。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它参与介导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在CHF的发生及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1990年,Levine等首先发现,慢性心衰伴心源性恶液质的患者,血清TNF水平明显增高,以后又有许多学者证实了这一现象,且血清TNF浓度与心衰的临床特点密切相关。细胞因子与细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作用。
咨询电话:0311-85839177;微信:19933007320;QQ:1274436468
-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暨长城心律失常、
· 如何预防高温急性心肌梗死
· 左心耳封堵术
· 乱跳的心脏——房颤朋友必知
· 高血压对血管损害触目惊心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肥厚型心肌病专场
· 心衰患者如何控制出入量?
· 我院与河北省血液中心签署无偿献血协议,并组织
· 以等级评审为契机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