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导致中老年人猝死
- 作者:lbianj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10
(1) 情绪激动:精神、心理因素与猝死有着密切关系。情绪激动时:① 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率加快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有关。当内皮功能正常时,心理因素可使冠状动脉舒张。而当冠状动脉有病变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时,心理因素可使冠状动脉收缩。② 诱发冠状动脉痉挛。③ 凝血机制增强,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理因素可使血小板激活、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加、凝血系统激活及纤溶系统活性降低,促使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特别当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时,更易形成继发性血栓。④ 心肌电活动的稳定性降低,致颤阈值下降,从而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心室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增高,易于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心理因素引起心肌组织复极不一致,表现为相邻两个T波形态和振幅的差异,当存在折返激动基础时,可引起折返激动和室速。高浓度儿茶酚胺可增加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使细胞内环腺苷酸浓度增加,钙离子内流增加,可通过后除极引起室速。高浓度儿茶酚胺使心室组织致颤阈降低,上述室速易变成室颤。心理因素易引起心肌缺血,可加重室性心律失常。
(2) 过度体力活动: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肌氧耗量,尤其在冠心病患者环腺苷酸浓度增高更易导致心肌缺氧;另一方面过度劳累时,机体代谢加快,血中乳酸含量增高,pH值下降,心肌缺氧及体内酸碱度改变,都可影响心肌电活动稳定性而发牛室颤猝死。
(3) 饱餐:过多进食后,由于食物的特别动力学作用,机体需氧量增加,代谢增强,心脏负担加重。另外,饱餐后一方面胃肠道充血,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加重心肌缺血;另一方面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尤其冠心病病人容易诱发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猝死。
(4)吸烟:吸烟与猝死关系极为密切,其危害性与抽烟量成正比。随着抽烟量的减少,猝死发生率下降。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血小板粘附力增加,儿茶酚胺含量增加使室颤阈值降低而诱发猝死。
(5)电解质紊乱:血钾过高或过低及镁离于缺乏均可导致心律失常,严重者产生室颤而猝死。中老年心脏病人对高血钾、低血钾敏感性更强。
(6)睡眠:睡眠中发生猝死也不少见,其机制不太明确。有人认为睡眠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致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睡眠中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压升高,心电不稳,睡眠中噩梦时常伴随激怒和恐惧,出现心率快、出冷汗、心悸及呼吸急促等躯体症状。做噩梦时常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噩梦时常伴随的机体神经、激素及内分泌变化常等于或强于清醒状态下发生情绪变化时。
(7)抗心律失常药使用不当:室性心律失常是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猝死的危险因素。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目的在于抑制这类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的发生。然而抗心律失常药本身就可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在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常规量的抗心律失常药就有可能诱发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这称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其表现可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连续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常为猝死的原因。
咨询电话:0311-85839177;微信:19933007320;QQ:1274436468
-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暨长城心律失常、
· 如何预防高温急性心肌梗死
· 左心耳封堵术
· 乱跳的心脏——房颤朋友必知
· 高血压对血管损害触目惊心
· 祝贺2024河北长城心血管病论坛肥厚型心肌病专场
· 心衰患者如何控制出入量?
· 我院与河北省血液中心签署无偿献血协议,并组织
· 以等级评审为契机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城医